扶贫领域供需错位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脱贫攻坚战役正处于关键时期,公众更加关注扶贫绩效。通过调研走访,笔者发现:扶贫领域帮扶成效非常突出,受到公众一致好评,但也存在着少量的供需错位问题,亟待解决。

    一、扶贫领域存在的供需错位问题

      1、到村农业产业项目供需错位。部分到村农业产业项目经过事先申报、层层审批,最终确定后却产生以下问题:一是项目与农时供需错位。申报审批的农业种植业项目最佳实施时间是春季的3月份,但很多农业产业项目这时根本没有批下来,无法按农时组织实施,等到项目批下来时已经是高温酷暑季节,显然不宜实施,有的被迫推迟到下一年实施。该项目当年必然没有效益。二是项目资金拨付供需错位。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实施项目就急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先期70%的项目资金需层层审批,拨付较滞后。如某村与某家庭农场合作种植中药材,前期流转、翻耕土地,筑路、架电、挖塘及栽植黄精、芍药、太子参等种苗,已经投入较多资金,原计划用项目资金添置灌溉设备和购买农业保险,但该项目资金八月份才拨付到位,打乱了生产计划,灌溉设备没有及时添置到位,农业保险也因此没有投保,不巧的是今年遭遇干旱,中草药苗受旱严重,成活率低,遭受严重损失。

      2、到户小额信贷项目供需错位。银行宣传资料语焉不详,由于专业性太强,帮扶干部只能照本宣科,信贷员办理小额信贷业务时没有当面说清小额贷款未归还时不能办理其他类型贷款,也没有让贫困户做贷或不贷的取舍,无意中造成贫困户遭受经济损失。如已脱贫户万某某在2017年为其已经成年儿子在县城购买商品房,付完了首付。当年办理小额贷款3万元,享受分红1560元,等到去办理购房按揭贷款时,被银行告知因其有小额贷款未到期还款,拒绝贷款。万某只得退定房,赔付违约金,在今年主动放弃小额贷款续贷后,重新购房时房价已经上涨近200元/平方米,万某两项损失合计上万元,因而对此颇有微词。

     二、解决扶贫领域供需错位问题的建议

      1、关于到村产业项目。扶贫局(办)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提前谋划。一是对扶贫项目库进行动态调整。特别是涉及农业种植、养殖业项目,要在头一年四季度启动申报、审批程序,一定要赶在当年一季度完成审批,下达到村,避免项目审批贻误农时。二是改革资金拨付制度。将农业到村产业项目原先两次拨付(项目实施中拨付70%,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30%),改为三次拨付(下达项目时拨付50%,项目实施中增拨20%,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30%),让到村产业项目获得启动资金,在不增加项目资金总额前提下,使到村产业项目资金发挥“及时雨”作用,增强到村产业项目获得效益的保障。

      2、关于小额信贷项目。金融办要协调银监部门,银监部门要督促商业银行强化履行放贷责任,放贷员要将贷款相关事项详尽书面告知小额信贷贷款人,杜绝类似万某现象,真正将好事办好。(徐雪萍)

2019年3月19日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