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基层妇女社会管理工作新模式及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全省2016年11月-2017年5月将在合肥、淮北、宣城三地妇联开展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宣城市妇联按照市委“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工作要求,以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为牵引,创新基层妇女社会管理工作新模式。深度谋划,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妇女积极争创全国第五届文明城市,通过举办各类宣讲、“十星文明网格区”考评以及“广场舞宣讲文明创建知识”等活动,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促全域文明。

宣讲活动着力提升妇女文明素养。宣城市妇联组织举办了三期“女性大讲坛”;依托社区“妇女之家”,共征集好家风家训725条、征集家庭故事200个、举办各类家风家训评议会580场,评选各级“最美家庭”近万户,其中1户获全国表彰、5户获省表彰;市、区、街道及社区妇联上下联动,启动“巾帼文明”广场宣传,制作宣传折页2万份,在城区的150余支“广场舞”队伍中开展集培训辅导、面对面宣讲、知识竞答等融为一体的宣传活动,借此在广大妇女群众中进一步扩大“创城”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十星文明网格区”考评活动助力文明网格建设。宣城妇联组建了一支由264名“巾帼志愿者考官”组成的考核队伍,自2015年4月起,每双月对城区22个社区的173个网格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方位、地毯式”考评。考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具体要求细化、量化为十条标准,按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实行动态管理,作为“十星文明网格区”创评的依据,“考官”在考核中同时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和要求,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提升城市的文明品位。考核同时,从各联点共建单位中抽调人员组建了“观察员”队伍,随同参加并监督,让联点共建单位熟悉网格管理工作考核的内容、方式、标准及要求,及时了解在考核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让整改更有针对性,加强与社区的工作协作,共同提高参与网格管理工作的水平。针对考核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市妇联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察看实情,主动会同社区协调相关单位,共同磋商解决办法。

  大力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全覆盖。以“模范家长•合格少儿”为目标,市妇联修订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整合社区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等资源,对22个社区、6个街道的家长学校软件资料整理情况进行“手把手”、“一对一”辅导,同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结合社区实际和家长需求,因地制宜设置宣传教育内容,开展各类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的宣讲活动。目前,每个社区已组织家长开展活动平均达12次以上、街道平均达6次以上。

   积极开展农村“十星清洁户”创建活动。在市文明市建设办公室大力支持下,于每年2月、10月,分别召开现场观摩会和现场调度会,将“十星清洁户”创建工作与农村清洁工程和“三线四边”整治等统筹推进。通过发放年历画、慰问走访群众、学跳“十星清洁户”创建舞曲等方式,极大地促进“清洁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全国和省妇联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共评出“六星”以上“十星清洁户”31.1万户,占全市农村常住户数的62%。

两年来,宣城市妇联在创新妇女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创新社会化管理新模式,提升基层妇女的地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索。第一个变化是妇女工作理念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工作特点永远是跟着党的中心工作走,体现了政治性。创建全国第五届文明城市与宣城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实现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生态环境显著提升目标紧密相联。妇女工作如何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心工作如何发挥作用,工作理念如何清晰化、具体化,宣城市妇联作出了很好的尝试。通过妇联干部广场舞知识宣讲,市、区、社区妇联干部担任“十星文明网格区”双月考核考官等一系列举措,将笼统的妇联工作具体化、清晰化,工作理念得到全新的突破。第二个变化是妇女工作任务更加明确化。通过配合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妇女工作任务更加明确,考核细则、工作计划有明确的安排,以前妇联工作大而化之的局面焕然一新。通过市、区、街道、社区及巾帼志愿者五级联动方式,实现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合力服务,宣城市妇女干部茁壮成长,队伍壮大,凝聚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教育引导妇女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体现了先进性。第三个变化是妇女工作者位置更加明朗化。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一些妇女工作者往往把自己摆在“教育者”的位置。妇女工作者与求助的弱势妇女之间在信息量和物质资源的拥有上存在巨大差异。这可能造成妇联干部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求助者,而社会工作的价值是助人,社会工作者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这就要求妇女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互动时要时刻保持“平等助人”的姿态。另外一方面,妇联工作是党联系妇女群众工作的桥梁,要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更密切地联系妇女,更有效地服务妇女,体现了群众性。创新基层妇女社会管理工作新模式能极大提升妇女工作自身地位,切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经济建设、决策管理、传承文明等各领域中建功立业、施展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

创新基层妇女社会管理工作新模式,如何抓?

一、组织联建,立体化区域架构,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将乡镇街道妇联的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全方位延伸,向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纵向延伸;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拓展。二是筑牢基层工作阵地,办好用好“妇女之家”、“家长学校”等活动阵地。三是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妇建工作,向园区、专业市场、女性兴趣、联谊组织等触角延伸。

二、人员联管,最优化的区域队伍,夯实基层工作力量。一是选好配强基层带头人,推动乡镇(街道)妇联主席进领导班子。村(社区)妇联主席通过民主选举进入村(居)委会。二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以妇联干部为骨干,以妇女社会工作者和巾帼志愿者为依靠的基层工作队伍。乡镇(街道)妇联配备1-2名副主席。三是采取分层次培训,提升专兼职妇联干部素质。四是建立长效机制,激发执委队伍活力。

三、活动联办,多样化的区域服务,精准服务基层。一是整合服务资源,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探索与共青团、工会等其他群团组织协调联动的“大群团”服务模式。二是转变服务方式,组织活动请妇女群在一起设计;表彰先进与妇女群众一起评议;努力把服务对象转变为强有力的工作力量。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将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工作纳入乡镇(街道)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推动全面落实按妇女人均一元钱表彰新增工作经费;推动乡镇街道妇女经费预算安排。三是善用新媒体正面宣传引领,拓宽网络阵地。


2017年1月6日
浏览量:0
收藏